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政府、NGO組:銅
雲林縣政府

打造雲林 藝術水城市
成龍溼地位雲林縣口湖鄉,原本是一片地勢較低的農地,後因超抽地下水地層嚴重下陷,1986、1996年又接連受到韋恩颱風與賀伯颱風侵襲,引發海水倒灌,原有約100公頃農地逐漸演變成現今的鹽分沼澤溼地。為翻轉命運,成龍溼地從自然環境保育到人文藝術培育,進行多項計畫:成龍溼地三代班透過活動、課程陪伴老中青三代面對地層下陷的環境議題,持續主動與國內、外溼地/大地/地景藝術季團體交流與合作,串聯雲林縣內環境教育夥伴網絡與臺灣各地濕地藝術季單位,成為濕地環境保育教育的重要示範點;「友善生態產業經濟」不抽地下水,改採海水、加養大型藻類淨化水質,落實循環,建立地方產業品牌、辦理「海口趴」市集,及策辦成龍濕地生態野宴、地方微旅行等,提升產業觀光價值;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季,堅持就地取材、廢棄物等可自然分解媒材,由社區居民、在地學童、全國青年志工與藝師共同創作,近年擴及表演藝術、臺語詩詞文學等,並用紀錄片、微電影、繪本記錄下成龍溼地故事。經過多年的努力,成龍溼地不僅成為國家重要濕地(地方級),重視生態保育精神下,當地生態多元且豐富;在地居民齊心投入的精神,更讓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季成為臺灣濕地藝術季的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