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政府、NGO組:銅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守護雲嘉南,從鹽開始
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後簡稱雲嘉南管理處)以「濕地生態旅遊推展、漁鹽地景保育、宗教文化保存、產業活動創新」為永續發展目標,打造「白色雲嘉南優質永續旅遊目的地」為願景,期許能善用在地自然人文,鞏固濱海家園。
鹽,是民生必需品,從海水引入到蒸發、日曬、人工篩選直到潔淨鹽晶,早期尚未大量工業生產時,具有高度價值的貿易商品,直至2000年國外低價鹽進口,重挫在地製鹽市場,傳統製鹽技術更幾乎失傳,但留下的鹽鄉成為當地最大特色,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臺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2009年公告為設歷史建築。
受限於先天地理位置、城鄉差距與人口外移影響,雲嘉南管理處從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出發,將過往在地賴以為生的漁業、製鹽業轉型朝休閒觀光發展,透過產業觀光主題的設計、在地文化導覽解說及環境教育場域設置等,外地遊客到訪後口耳相傳情況下,也讓在地居民體認自有文化的珍貴,開始重視文化傳承。也因應國際旅遊市場發展趨勢,積極進行轄區內資源系統規劃利用,把製鹽流程與環境教育結合,與在地社區及相關單位分工,積極參與國際賽事、締結友好城市,逐步擴大雲嘉南的永續影響力
鹽,是民生必需品,從海水引入到蒸發、日曬、人工篩選直到潔淨鹽晶,早期尚未大量工業生產時,具有高度價值的貿易商品,直至2000年國外低價鹽進口,重挫在地製鹽市場,傳統製鹽技術更幾乎失傳,但留下的鹽鄉成為當地最大特色,井仔腳瓦盤鹽田是北門第一座鹽田,也是現存臺灣最古老的現址鹽田,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2009年公告為設歷史建築。
受限於先天地理位置、城鄉差距與人口外移影響,雲嘉南管理處從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出發,將過往在地賴以為生的漁業、製鹽業轉型朝休閒觀光發展,透過產業觀光主題的設計、在地文化導覽解說及環境教育場域設置等,外地遊客到訪後口耳相傳情況下,也讓在地居民體認自有文化的珍貴,開始重視文化傳承。也因應國際旅遊市場發展趨勢,積極進行轄區內資源系統規劃利用,把製鹽流程與環境教育結合,與在地社區及相關單位分工,積極參與國際賽事、締結友好城市,逐步擴大雲嘉南的永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