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大學組:銅
東海大學

從勞作到永續公益助學
東海大學透過助學勞作機制的建立,每年支持300多位弱勢經濟不利學生獲得經濟安全的保障,融入永續教育的理念,讓勞作不只是清掃,搭配系列學習過程能更深入理解並實踐SDGs。此外,也鏈結產官學界資源,帶這些學生走入在地社區,一面擔任國中小或企業清掃學習及推動永續教育的種子,一面也協助參與各項USR、CSR計畫,產生正向的社會影響力。
具體來說,本計畫108年度起逐步建構,強化了經濟與文化弱勢學生的安心就學體系,也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促進永續發展也提升了學生品德。本計畫以SDG1,SDG4及SDG6為目標,3年來規劃了 7門通識課,6位教師與62場次、5985人次研習,辦理計7場次中小學 (120位學童),23場次1335人次的社區服務,協助解決社區問題,如瑞岩部落守望相助隊認養社區環境。多數參與的學生都認為有助於促進校園認同(82%)、關注垃圾議題與愛護地球(92%)、強化永續教育素養(80%)、及強化細節力、嚴謹性與同理心等。
透過從勞作到永續公益助學模式的推動與擴散,結合本校大學社會實踐資訊整合平台的知識分享,本計畫能對環境與社會永續產生結構性影響,也為永續教育及社區發展建立新典範。
具體來說,本計畫108年度起逐步建構,強化了經濟與文化弱勢學生的安心就學體系,也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促進永續發展也提升了學生品德。本計畫以SDG1,SDG4及SDG6為目標,3年來規劃了 7門通識課,6位教師與62場次、5985人次研習,辦理計7場次中小學 (120位學童),23場次1335人次的社區服務,協助解決社區問題,如瑞岩部落守望相助隊認養社區環境。多數參與的學生都認為有助於促進校園認同(82%)、關注垃圾議題與愛護地球(92%)、強化永續教育素養(80%)、及強化細節力、嚴謹性與同理心等。
透過從勞作到永續公益助學模式的推動與擴散,結合本校大學社會實踐資訊整合平台的知識分享,本計畫能對環境與社會永續產生結構性影響,也為永續教育及社區發展建立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