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大學組:銅
東吳大學

廚餘高值化負碳全循環
本該是廢棄的物料,如何用低碳、低污染的方式,搖身一變成為符合生態循環體系的再生資源?本校近年挹注研究能量,以產學合作方式,尋求與生態共榮之新型態永續共處方式。
廚餘是校園的重要環保議題,校園人流密度高,場域集中,日產高量生、熟廚餘廢棄物料,學校每日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立即性處理,以免長期下來衍生臭味及細菌孳生等污染。本校地處台北市政、經、文化中心,傳統式的廚餘加工方式,已無法符合需求,勢必需積極探尋其他方式處理這個難解的問題。
本校2021年與業界進行廚餘轉化產學合作,透過符合生態循環之生物發酵技術,成功將廚餘於短時間內,以安全且快速的方式轉化為無臭有機益菌土。有機益菌土成功改良校園土壤特性,使本校擁有第一座可栽種有機蔬菜之「健康農場」,更提供病害老樹一線生機,使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校園貧土,得以用符合永續循環的方式育養地力,提供植披更佳的生存環境。
本項研究更能擴展至農作效益,適合栽種水稻、芋頭、薏仁、苦茶等作物;且益菌土轉化之製劑,於土壤表現出兼具生物防治、生物刺激與生物肥料等高功能效益。本校秉持永續校園目標及大學社會責任,研究成果將以「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模式,持續延伸擴展。
廚餘是校園的重要環保議題,校園人流密度高,場域集中,日產高量生、熟廚餘廢棄物料,學校每日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立即性處理,以免長期下來衍生臭味及細菌孳生等污染。本校地處台北市政、經、文化中心,傳統式的廚餘加工方式,已無法符合需求,勢必需積極探尋其他方式處理這個難解的問題。
本校2021年與業界進行廚餘轉化產學合作,透過符合生態循環之生物發酵技術,成功將廚餘於短時間內,以安全且快速的方式轉化為無臭有機益菌土。有機益菌土成功改良校園土壤特性,使本校擁有第一座可栽種有機蔬菜之「健康農場」,更提供病害老樹一線生機,使先天不良,後天失調的校園貧土,得以用符合永續循環的方式育養地力,提供植披更佳的生存環境。
本項研究更能擴展至農作效益,適合栽種水稻、芋頭、薏仁、苦茶等作物;且益菌土轉化之製劑,於土壤表現出兼具生物防治、生物刺激與生物肥料等高功能效益。本校秉持永續校園目標及大學社會責任,研究成果將以「環境永續、淨零碳排」模式,持續延伸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