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粉絲團
聯絡我們
EN
English
  • 評審專區
  • 參賽專區
  • 關於獎項
    • 評選緣起
    • 評選目的
    • 評選委員名單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 台灣企業永續獎
    • 2025 台灣企業永續獎
    • 2025 台灣永續大學獎
    • 2025 台灣健康永續獎
    • 2025 亞太永續會展獎
    • 2025 企業/大學/健康永續獎 活動時程
    • 2025 參獎費用
    • 2026 台灣零售永續獎
    • 2026 台灣農業永續獎
    • 2026 台灣觀光永續獎
    • 2025 下載專區
  •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 2025 APSAA & TSAA
    • 2025 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
    • 2025 獎項與費用
    • 2025 評選構面
    • 2025 繳件內容
    • 2025 繳件方式
    • 2025 線上論壇
  • 台灣永續投資獎
    • 2025 台灣永續投資獎
    • 2025 活動時程
    • 2025 報名與注意事項
    • 2025 參獎費用
    • 2025 評選要項
    • 2025 繳件內容格式
    • 2025 下載專區
  •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 2025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 2025 活動時程
    • 2025 報名與注意事項
    • 2025 參獎費用
    • 2025 評選要項
    • 2025 繳件內容格式
    • 2025 下載專區
  • 評審培訓
    • 2025 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 - 企業專班
    • 2025 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 - 初進階班、前瞻班
    • 2025亞太永續會展獎評審員培訓專班
    • 培訓班/志工評審員中英文翻譯
    • 志工評審員權利義務
    • 招募說明及效益
    • 招募流程及時程
    • 評審員年資等級說明
    • 評審員採用率等級說明
    • 招募計畫及課程相關問與答
    • 證書序號註銷公告
  • 問與答
    • 關於評選辦法
    • 關於註冊
    • 關於報名文件用印
    • 關於繳費
    • 關於繳交參獎資料
    • 報告書撰寫
  • 歷屆成果
    • 頒獎典禮
    • 獎項中英文翻譯
    • 評選委員
    • 獲獎名單
    • 媒體報導
    • 出版品
    • 照片庫
    • 歷屆榜單
      • 依獎項查看
      • 依企業查看
      • 搜尋歷屆榜單
      • 榜單內容
  • TAISE
  • 建築獎
前往主要內容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

TAISE 建築獎 FAQ EN
  • 關於獎項
    • 評選緣起
    • 評選目的
    • 評選委員名單
    • 活動訊息
    • 媒體報導
  • 台灣企業永續獎
    • 2025 台灣企業永續獎
    • 2025 台灣永續大學獎
    • 2025 台灣健康永續獎
    • 2025 亞太永續會展獎
    • 2025 企業/大學/健康永續獎 活動時程
    • 2025 參獎費用
    • 2026 台灣零售永續獎
    • 2026 台灣農業永續獎
    • 2026 台灣觀光永續獎
    • 2025 下載專區
  • 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
    • 2025 APSAA & TSAA
    • 2025 台灣傑出永續治理首長獎
    • 2025 獎項與費用
    • 2025 評選構面
    • 2025 繳件內容
    • 2025 繳件方式
    • 2025 線上論壇
  • 台灣永續投資獎
    • 2025 台灣永續投資獎
    • 2025 活動時程
    • 2025 報名與注意事項
    • 2025 參獎費用
    • 2025 評選要項
    • 2025 繳件內容格式
    • 2025 下載專區
  •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 2025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 2025 活動時程
    • 2025 報名與注意事項
    • 2025 參獎費用
    • 2025 評選要項
    • 2025 繳件內容格式
    • 2025 下載專區
  • 評審培訓
    • 2025 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 - 企業專班
    • 2025 企業永續菁英培訓班 - 初進階班、前瞻班
    • 2025亞太永續會展獎評審員培訓專班
    • 培訓班/志工評審員中英文翻譯
    • 志工評審員權利義務
    • 招募說明及效益
    • 招募流程及時程
    • 評審員年資等級說明
    • 評審員採用率等級說明
    • 招募計畫及課程相關問與答
    • 證書序號註銷公告
  • 歷屆成果
    • 頒獎典禮
    • 獎項中英文翻譯
    • 評選委員
    • 獲獎名單
    • 媒體報導
    • 出版品
    • 照片庫
    • 歷屆榜單
  •   評審專區
  •   參賽專區
  • About TCSA
    關於永續獎
    About TCSA
    首頁 > 關於獎項 > 活動訊息
    2025.11.08

    2025 台灣永續大學獎 榜單揭曉

    TAISE主辦2025台灣永續大學獎放榜》

    臺大榮登全國十大典範龍頭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5台灣永續大學獎」榜單公布!今年度「十大典範大學」由臺灣大學登上榜首,清華大學、東海大學緊追在後。前十大典範大學中,公私立學校各半,不分綜合大學、科技大學或醫科專長大學,一致朝「永續大學」共同目標努力辦學,成就國家與世界未來希望。

     

    TAISE統計,今年永續大學獎各獎項報名件數較去年成長,共有43校繳件,其中「綜合績效」共有24校爭取榮譽。歷經初審和決賽現場簡報評比,前三名之外,第四至第十名典範大學依序為:雲林科技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臺北科技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長庚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及中央大學。

     

    剖析今年各校表現,獎項總召集人、TAISE董事長簡又新肯定,本屆入選的各大學各有歷史特色,但共同展現以行動驗證教育價值、以知識引領社會轉型的高教典範,不只在校園內推動教育創新、組織制度化、節能減碳等環境作為,也積極對外連結,拓展社區、產業與國際合作,確實是全國大學邁向淨零與社會共好的學習標竿。

     

    綜合績效之外,永續大學獎也設立永續傑出人物、永續單項績效、以及大學永續報告書等獎項。所有報名32本報告書中,由臺北大學、東海、臺北科大、雲林科大與長庚大學抱回報告書「白金」等級榮譽。

     

    師生攜手行動 營造校園文化 

    以「內建校園永續力,外擴社會影響力」為核心,臺大在2020年宣示2048碳中和後,接續成立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與永續辦公室,擔負對內協調各行政、學術單位落實永續角色。身為全國師生人數最多、校務基金也最多的學校,目前臺大每學期開設超過千門SDGs相關課程,並投入超過十億經費,鼓勵師生投入社會實踐,包括增列服務類特聘教授,設立學生社會奉獻獎、圓夢計畫補助,獲得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傑出學生支持獎。

     

    而進一步拓展永續夥伴關係,臺大先在國內發起「臺灣永續治理大學聯盟」,2024年起又加入國際校園網絡(ISCN),深化全球高教永續合作,回應聯合國目標,迎向2028創校百年。

     

    臺大每年開設超過千門永續課程,鼓勵師生應用所學貢獻社會並以行動實踐永續生活


    堅持「清華永續 一起執行」精神,清華大學創全國各大學之先設立各級永續長,以AI科技輔佐盤點課程與教師研究,每年舉辦校園生活創新實驗室推動師生合作,2024起更推出「清華永續獎」,支持教職員生投入永續教學、研究和行動,提升全校參與動能。另外,近兩年結合校友網絡推動園區ESG,累積上千位竹科人共同參與城鄉專案,更具體落實一起執行的理想。

     

    環繞孕育綠領人才校園、扮演具影響力公民、協助產業永續轉型等三大策略目標,東海大學將永續發展願景融入各項校務發展工作,導入影響力衡量與管理方法,確保完整規劃策略與執行。長期與地方合作實現流域共融共好的校園,更在豐富的研發能量支持下,攜手產業加速永續轉型同時充實學校財政,獲得評審高度讚賞。

     

    連結城市脈動 拓展國際影響 

    兼顧教學創新與對接產業特色,雲林科技大學以教育為本,透過傳承、蛻變和轉型三T策略,積極與在地雲林共同面對健康、綠色經濟等重要議題,年度產官學合作案近千件,總金額超過15億元。而在地關懷之外,學校也不忘連結國際,2024年多組大學社會責任(USR)師生團先後赴日本、印尼、美國等國交流高齡照護、國際低碳永續行動,拓展國際視野與實務經驗。

     

    突破都會區內的發展限制,臺北醫學大學強調「從創新走向永續」,以學校為核心,連結七所附屬醫院和機構資源,擘劃校本位的永續治理模式,聚焦氣候健康韌性、醫學教育創新、醫療政策參與、以及社會共融實踐四大核心,推動系統化變革以拓展影響力,進而創造永續價值。

     

    同樣身處水泥森林,臺北科技大學承襲「誠樸精勤」校訓提出了「誠續之道」,包括「城」市校園永續、「承」擔延續社會責任與教育使命、期待藉由校務治理與政策「成」就永續發展。特別在校園環境管理方面,發揮建築專長設計兼顧生物多樣性與微氣候調節的校舍,拆除圍牆打造無障礙設施,打造與社區共融的都市綠色示範廊道,連續獲得世界綠色大學高樓大學世界第一名榮譽。

     

    融合學術專業 培育未來人才 

    在董事會支持下,中國醫藥大學自詡成為新智慧醫療和永續發展標竿學府,積極透過參與各項評比、聯合國永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等策略,全面監督辦學績效與永續發展進展,也不忘扮演在地區域火車頭角色,連結中部八校共創永續智慧創新黑客松競賽品牌,並擔任USR跨校聯盟主責,促成十校簽署氣候變遷與教育宣言,要引領臺中朝國際醫療創新城市邁進。

     

    不單只有醫學專業,長庚大學勇於挑戰傳統,整合跨領域學科,以實證導向為核心,串聯校內外永續行動資源,近年各項評比成績持續攀升。其中永續教育方面,特別著重學生永續素養與實作能力並進,擴大舉辦宿舍節能競賽與資源回收倡議,並開設永續與AI通識課程,培養青年世代的反思與行動力。

     

    以實際行動響應聯合國SDGs目標,朝陽科技大學成立研究中心推廣健康無毒農業,支持學生投入國際志工,也善用校園空間開設樂齡大學與照顧據點,更特別的是,學校還採人性化管理,講求團隊與自律精神,實施教職員工上下班免打卡制度,創造永續共融的校園文化,更提升師生向心力與社會認同。

     

    整合天文、太空、地球大氣、海洋、環境工程、地質、水文等專業,中央大學在我國氣候變遷、災害管理、資源永續與淨零等領域的貢獻有目共睹,2024年更創辦全國唯一永續與綠能科技研究學院,開設產業出題、學界解題課程,培養具國際視野與實踐力的綠領專業人才。而前言研究之外,學校同時串聯地方社區團體,深入復興區等偏鄉協助災害預警、產業升級,促進兼具地方深耕和國際影響力的行動,得到評審肯定。

     

    本屆永續大學獎綜合績效決選由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擔任評審團召集人,評審成員還包括前教育部吳清基、潘文忠、吳茂昆、前環保署長魏國彥、光田綜合醫院董事長王乃弘、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東元集團副會長邱純枝等產官學各界專家。

    延伸閱讀
    特色大學-四大類別大滿貫》跨域創新 臺北大學形塑永續教育招牌
    特色大學-單項績效最耀眼》健康為核心 北醫由內而外發揮影響力
    2025台灣永續大學獎-傑出人物》



    回列表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105411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188號4樓之1C室
    TWCA
    Taiwan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Energy.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A咖電子商務:: 雲端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