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政府、NGO組:金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

永續利用 廢水變藍金
臺灣降雨量雖有全球平均值的2.5倍,但由於地狹人稠,以及降雨空間與時間分布不均等原因,使臺灣成為世界排名第18位缺水國家,為了因應氣候變遷下的缺水危機,必須想方設法擁有不受天氣所影響的水源,那就是再生水。2021上半年臺灣面對「百年大旱」,自1947年以來最嚴重乾旱,中科啟動緊急應變機制,皆定期參與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工作會議,自2020年9月起至2021年7月止,總計省下約600萬噸自來水用量,相當於2,400個標準游泳池水量,有效延緩水庫水位下降,順利協助廠商度過旱災危機。
身為中臺灣高科技發展的領導先驅,中科與臺中市政府簽訂用水契約,配合政府推動「水湳水資源中心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此為中部地區第一個科學園區使用區外系統再生水的示範案例,具指標性意義,預計自2024年起每日可供水1萬噸至臺中園區。
除配合政府推動再生水計畫外,也將於二林園區設置再生水資源中心,為配合園區營運之再生水需求,適時啟動設置專管提供鄰近地區需水廠商或再生水供營業取用,提高效益。二林園區水資源中心一期一階工程先行設置5,000噸/日土建工程,並採購2,500噸/日處理設備,預計2024年1月完工。
身為中臺灣高科技發展的領導先驅,中科與臺中市政府簽訂用水契約,配合政府推動「水湳水資源中心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此為中部地區第一個科學園區使用區外系統再生水的示範案例,具指標性意義,預計自2024年起每日可供水1萬噸至臺中園區。
除配合政府推動再生水計畫外,也將於二林園區設置再生水資源中心,為配合園區營運之再生水需求,適時啟動設置專管提供鄰近地區需水廠商或再生水供營業取用,提高效益。二林園區水資源中心一期一階工程先行設置5,000噸/日土建工程,並採購2,500噸/日處理設備,預計2024年1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