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大學組:銀
國立清華大學

泰雅文資保存地方創生
原住民口傳的復振,不是簡單的社會適應問題、或文化經濟學的計算、或復古鄉愁,是要介入更廣大的公共領域。泰雅族文化復振的關鍵指標,為2011年口述傳統Lmuhuw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本計畫以Lmuhuw保存為中心,希望研發有「根」的原鄉創生模組。在行動研究設計下,以人類學連結「大學師生的民族誌調查轉譯」和「原住民中小學的民族教育創新課程」,搭建跨族群知識反饋系統。大學與部落攜手研發文化活動,測試民族資源活化於優質教育和地方創生的可能。團隊嘗試三種方案:(1)以三年採錄與雙語翻譯累積非文字資源,編纂《校園中重新聽見的Lmuhuw:Atayal雙語文本》專書。(2)研發具有尖石鄉主體史觀的文化轉譯與文化創意活動:以影像拍攝激勵居民參與部落價值論述、以歷史劇編寫培養「說泰雅故事的人才」、架設Story Maps數位網站,促進泰雅文化議題被大眾看見。(3)建立城鄉合作網絡:大學協助部落大學培力創生人才,部落大學提供清華師生文化體驗場域,包括居民互動式歷史桌遊、跨鄉鎮導覽人才培訓。最後完成「尖石鄉Lmuhuw採譯保存服務系統」的建置,這是跨族群合作的模組,也是泰雅族口傳資源介入臺灣公共領域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