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非營利事業組:銅級
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阿里山的綠色脈動:永續共融的山林公路
台18線 34K~96K (觸口至自忠) 路段,海拔跨度約 2,000 公尺,沿線隨著海拔更迭,穿越不同的林相與氣候帶,展現豐富的景觀與多樣的生態環境,蘊含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等自然資源。作為連接旅遊與在地生活的主要道路,台18線在進行相關建設及規劃時,交通部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導入「師法自然、以人為本的自然解方」,除了重視生態保育外,亦回應社會需求。在工程的養護及景觀營造重新復育適合螢火蟲的棲地,使阿里山公路擁有四季螢光的美景。因應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趨勢、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以及公民科學參與的日益提升,分局攜手公私部門、專家學者及 NGO,共同推動符合《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綱要》的公路養護及景觀營造理念。透過累積基礎物種資料與動植物生態監測、物候調查等,建立作為公路邊坡植栽復原及規劃之依據,並在公路養護工程的安全性、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間尋求最佳平衡。此外,亦舉辦公民參與活動,讓民眾認識台18公路沿線的生態從破壞到回復的過程,傳遞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是可以共存共榮的永續理念。期望透過景觀修復與生態串連,縫補山區破碎的生態系統,實現「生態阿里山」之永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