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非營利事業組:銀級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本團隊從黑鳶和草鴞研究出發,發現台灣農業環境的毒害問題,導致平原淺山的猛禽面臨生存危機,數十年來已有多篇研究發表,讓後續的保育行動有紮實的科學依據。研究結果促使農業部停辦全國滅鼠週、禁用劇毒農藥加保扶,並且開始重視農田生態系的重要性。過去的有機和友善農業,即使農友有心要做生態保育,但生態觀察和監測的門檻很高,多數農友都不清楚田裡有什麼野生動物。本團隊研發的猛禽棲架不只吸引猛禽進入農田捕鼠,也讓猛禽更容易被看見,拉近農業和生態的距離。棲架的成功也促成林保署推行草鴞生態給付政策,加速友善農業的推動。過去生態保育議題很難突破同溫層,而且大多是令人悲傷的消息,但猛禽棲架上拍攝的影像非常吸睛,尤其是黑翅鳶、草鴞等猛禽的行為和表情非常豐富,能夠吸引一般大眾目光,讓生態議題更加主流化。本團隊與全聯福利中心、遠雄人壽、台糖等企業合作,推動友善品牌如「黑翅鳶米」、「貓頭鷹鳳梨」及「本土生態糖」,有效提升友善農產品的市場價值。此外,透過鳳梨地景藝術與生態市集,帶動地方經濟與社區參與,打造生態保育與地方發展的典範。未來本團隊也將持續守護農田生物多樣性和推廣生態系服務,讓農業和生態得以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