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非營利事業組:金級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以「永續林業、生態台灣」作為願景,近年積極投入嘉南地區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計畫,以空間尺度規劃嘉南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在6條區域保育軸帶內,指認重點關注區域及關注物種,積極執行保育行動,並建立跨單位合作平台,偕同推動生態系復育與棲地串聯。於物種保育層面,率先推動山麻雀及諸羅樹蛙等瀕危物種生態給付示範計畫,進行宜居棲地營造並結合社區巡守及友善耕作;於地景空間尺度,藉公私協力串聯嘉南地區廢曬鹽田,營造候鳥友善棲地。91年起輔導60個社區執行「社區林業計畫」,展現社區多元特色、兼顧生計與在地居民建立良好夥伴關係,實踐里山精神。自95年與阿里山鄉鄒族建立資源共管平台,107年更與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合作推動狩獵自主管理計畫,獵人遵守「狩獵自治自律公約(einu)」,透過現代化的科學監測與培力,促進部落族人傳統狩獵文化知能傳承,了解狩獵與野生動物族群間動態平衡及明智利用情形,實踐「紮根傳統文化,立足現代管理」概念。嘉義分署推動各項自然保育工作,積極呼應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M-GBF)的行動目標,兼顧在地社區與權益關係人需求,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