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台灣企業永續獎 單項績效 - 循環經濟領袖獎:非製造業組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

創新循環 友善生態環境
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第二期S1~S3碼頭護岸及新生地填築工程導入「鋼管板樁減壓工法+RC承重平台」雙結構系統,兼顧資源再利用、成本、工期及品質。新建鋼管板樁減壓式棧橋碼頭長約1,230公尺,計畫水深為EL-18.0公尺,填築新生地約48公頃。
使用較少的鋼管樁便於後續維護,工程費用較傳統棧橋碼頭減少約10億元;南堤圓形沉箱移設再利用,節省鑿除及處理費用約5.2億元。
相較於常見的棧橋加沉箱護岸碼頭結構,本案使用鋼管板樁加沉箱錨定設計,並且回收再利用洲際一期圍堤沉箱31座,作為碼頭鋼管板樁錨定系統,充分敲除並利用既有的沉箱胸牆、堤面混凝土、沉箱內回填沙、石料及周邊消波塊,以達節能減碳效果。可減少鋼料約4萬噸、混凝土約4.5萬立方公尺、石料約80萬立方公尺,換算減少排碳量約121,680噸(約313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收量)。
另回收1975年完成的二港口南堤堤頭13座圓形沉箱,重新起浮拖放至高雄港區內水域靜穩度較佳之區位,作為生態潛堤,不僅符合環評承諾,藉由圓形沉箱之多孔隙特性,作為生態補償,豐富港區生態多樣性,創造友善海洋生態環境的綠色港埠典範。
使用較少的鋼管樁便於後續維護,工程費用較傳統棧橋碼頭減少約10億元;南堤圓形沉箱移設再利用,節省鑿除及處理費用約5.2億元。
相較於常見的棧橋加沉箱護岸碼頭結構,本案使用鋼管板樁加沉箱錨定設計,並且回收再利用洲際一期圍堤沉箱31座,作為碼頭鋼管板樁錨定系統,充分敲除並利用既有的沉箱胸牆、堤面混凝土、沉箱內回填沙、石料及周邊消波塊,以達節能減碳效果。可減少鋼料約4萬噸、混凝土約4.5萬立方公尺、石料約80萬立方公尺,換算減少排碳量約121,680噸(約313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收量)。
另回收1975年完成的二港口南堤堤頭13座圓形沉箱,重新起浮拖放至高雄港區內水域靜穩度較佳之區位,作為生態潛堤,不僅符合環評承諾,藉由圓形沉箱之多孔隙特性,作為生態補償,豐富港區生態多樣性,創造友善海洋生態環境的綠色港埠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