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非企業組SDG13:銅級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

消失的垃圾循環的資源
花蓮縣內無設置焚化廠,導致生活垃圾須運往宜蘭縣的利澤焚化廠焚燒,自108年起利澤焚化廠開始逐漸減少本縣垃圾代燒量,從每日100公噸降為30公噸,導致本縣生活垃圾暫時堆置於轉運平台或掩埋場累積已達8萬公噸,為解決本縣轄內廢棄物無處可去的困境,及落實循環經濟、資源化之理念,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結合民間機構台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於台泥和平廠內興建再生資源利用中心(含一座氣化爐),結合既有水泥窯系統協同處理廢棄物,將廢棄物資源化替代水泥窯部分原料與生煤,有效節省能源及資源,預計每年減少4萬噸碳排放量,達到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之永續發展。
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技術是全國首創的垃圾處理方式,廢棄物進入氣化爐處理後,氣化產生的可燃氣體經由負壓管道抽到水泥旋窯系統進行第二階段的處理,平均溫度保持在850~900℃,有機氣體及有機顆料在高溫區停留時間長可以完全燒盡,無法氣化的無機類底渣做為水泥替代原料,有別於傳統垃圾焚化爐,因此不會出現傳統焚化爐燃燒垃圾後,仍殘留灰渣和飛灰的狀況,本案秉持循環經濟理念,不僅是環保技術上的突破,更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同時面對現在氣候變遷,循環經濟、永續發展模式更為重要。
水泥窯協同處理廢棄物技術是全國首創的垃圾處理方式,廢棄物進入氣化爐處理後,氣化產生的可燃氣體經由負壓管道抽到水泥旋窯系統進行第二階段的處理,平均溫度保持在850~900℃,有機氣體及有機顆料在高溫區停留時間長可以完全燒盡,無法氣化的無機類底渣做為水泥替代原料,有別於傳統垃圾焚化爐,因此不會出現傳統焚化爐燃燒垃圾後,仍殘留灰渣和飛灰的狀況,本案秉持循環經濟理念,不僅是環保技術上的突破,更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同時面對現在氣候變遷,循環經濟、永續發展模式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