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A 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非企業組SDG4:銅級
東吳大學

自然之眼環境永續行動
本計畫為東吳大學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林宜陵主任與中國文學系林盈翔老師共同合作設計之環境教育課程,藉由知識建構與美感體驗的往復循環,讓學員於營隊內,對士林、東吳大學(外雙溪)的自然生態,有更深刻的理解與喜愛。由士林官邸濕地─福德洋圳─東吳大學外雙溪的水文脈絡,幽微闡釋自然地景與都市綠帶間的生態關係,與人類、自然生物間該如何於都市中和平共處。
同時引導學員使用手機或相機,發現並紀錄生物多樣性之美。透過影像重新觀察與表達,以自然之「眼」,探索都市空間環境中,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與可能的相處之道。再藉由網路社群平臺,讓學員展現營隊所學的具體成果,進而擴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力。活動後設計問卷調查電子表單,讓學員就課程內容、活動流程等給予量化評價與質性回饋,進而客觀呈顯活動成果與效益。
計畫先以士林地區為環境教育之場域,引導學員思考在都市中人與自然的相處、互動乃至平衡、共榮,透過生態教育導覽,培養更多的公民科學家,再透過網路社交平臺分享給更多的人,未來更期待能擴展至其他城市鄉鎮,讓環境教育的影響力遍及全台。
同時引導學員使用手機或相機,發現並紀錄生物多樣性之美。透過影像重新觀察與表達,以自然之「眼」,探索都市空間環境中,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與可能的相處之道。再藉由網路社群平臺,讓學員展現營隊所學的具體成果,進而擴大環境教育的影響力。活動後設計問卷調查電子表單,讓學員就課程內容、活動流程等給予量化評價與質性回饋,進而客觀呈顯活動成果與效益。
計畫先以士林地區為環境教育之場域,引導學員思考在都市中人與自然的相處、互動乃至平衡、共榮,透過生態教育導覽,培養更多的公民科學家,再透過網路社交平臺分享給更多的人,未來更期待能擴展至其他城市鄉鎮,讓環境教育的影響力遍及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