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BA 台灣生物多樣性獎-台灣生物多樣性獎 非營利事業組:銀級
東海大學

綠網加藍網的城市樞紐新典範
東海大學校地位綠覆面積大且具多樣性,擁有多處塊區完整之綠帶,校內及周邊有天然藍帶水體包括南側的東大溪等溪流,是綠網及藍網交會樞紐,有許多野生動物現蹤的紀錄。
隨著師生數擴增、工業區規模漸大、夜市商圈聚集,大量民生污水排放進東大溪,水源飽受嚴重污染,學校師生與周邊居民深受其擾。直至2020年與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共同爭取「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搭配自籌款與無償提供土地20年,合作改善東大溪,從自然環境受益者轉變為主動保護,降低傳統工程依賴,利用河谷地形、全重力輸水的節能設計,整治後水質從嚴重降到接近輕度污染,是東海大學永續治理作為中,與促進生物多樣性關聯性高的創新實踐。
於整治工程完成後,以「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溪流」標識持續投入的態度與核心價值;透過生物多樣性保育特色與培養永續素養之勞作教育學分等課程,鏈結大學社會責任與對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加深學生、周邊居民與東海周邊土地的連結。於2021年通過環保署認證,搭配校內提供空間打造「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串聯東大溪及周邊水綠廊道,推廣走讀與環境教育解說,建構水文化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將東海校園最為最大環境教育場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隨著師生數擴增、工業區規模漸大、夜市商圈聚集,大量民生污水排放進東大溪,水源飽受嚴重污染,學校師生與周邊居民深受其擾。直至2020年與臺中市政府水利局共同爭取「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補助,搭配自籌款與無償提供土地20年,合作改善東大溪,從自然環境受益者轉變為主動保護,降低傳統工程依賴,利用河谷地形、全重力輸水的節能設計,整治後水質從嚴重降到接近輕度污染,是東海大學永續治理作為中,與促進生物多樣性關聯性高的創新實踐。
於整治工程完成後,以「一所大學守護一條溪流」標識持續投入的態度與核心價值;透過生物多樣性保育特色與培養永續素養之勞作教育學分等課程,鏈結大學社會責任與對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加深學生、周邊居民與東海周邊土地的連結。於2021年通過環保署認證,搭配校內提供空間打造「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串聯東大溪及周邊水綠廊道,推廣走讀與環境教育解說,建構水文化環境教育終身學習網,將東海校園最為最大環境教育場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