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永續行動獎-台灣永續行動獎 政府、NGO組:金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防災永續與合作共善
慈濟基金會以慈善起家,1969年花東地區艾爾西颱風侵襲,也導致臺東大南村大火,首次啟動大型急難救助; 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首次進行國際賑災。災害防救「七分自助,兩分互助,一分公助」,自助是重中之重,「救災」僅是賑災鏈的尾端,從源頭因應方能降低災害,減少人命與財產的損害,這正是我們「尊重生命」的初衷。
這與慈濟2016年揭櫫於《慈濟願景白皮書》之「友善地球」願景,及SDGs 11建設包容、安全、具防災韌性和永續的城市和社區契合,更與自1969年起建立國際賑災「六安:安身、安心、安居、安學、安生、安養山林」模式吻合。
爰此,慈濟建立更有系統的運作機制,成立專責單位「災防組」,將賑災鏈從防災、減災、備災、應災、復原重建一一串連,仔細思量賑災缺口,從政策推動、意識提升、研發促進、資源整合進行著手,合作夥伴從地方政府至中央部會、自民間單位到專業機構,與共同理念的37個單位合作,各司其職、發揮專長,建立起個人、家庭廣至社會的防災意識,期望能就災害度、暴露度、脆弱度/調適能力等因素,達預防慈善、減災調適與韌性社區之目標,建構社區風險意識,強化韌性社區發展,永續自主經營防救災工作是最終的願景。
這與慈濟2016年揭櫫於《慈濟願景白皮書》之「友善地球」願景,及SDGs 11建設包容、安全、具防災韌性和永續的城市和社區契合,更與自1969年起建立國際賑災「六安:安身、安心、安居、安學、安生、安養山林」模式吻合。
爰此,慈濟建立更有系統的運作機制,成立專責單位「災防組」,將賑災鏈從防災、減災、備災、應災、復原重建一一串連,仔細思量賑災缺口,從政策推動、意識提升、研發促進、資源整合進行著手,合作夥伴從地方政府至中央部會、自民間單位到專業機構,與共同理念的37個單位合作,各司其職、發揮專長,建立起個人、家庭廣至社會的防災意識,期望能就災害度、暴露度、脆弱度/調適能力等因素,達預防慈善、減災調適與韌性社區之目標,建構社區風險意識,強化韌性社區發展,永續自主經營防救災工作是最終的願景。